《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把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部署,将全力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优势产业,前瞻布局发展未来产业。
广州市“十四五”时期
现代产业相关目标指标
经济工作“首要工程”目标:
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约30%,到2025年,比重为35%。
投资指标:
13个现代产业工程总投资6,443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投资4,440亿元。
产业用地:
全市用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用地面积力争不少于240平方公里;加强621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区块管理,维护发展空间底线。
职业教育:
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新增建设20个具有行业示范引领、就业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示范专业和校企合作项目。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落地、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获批商业化生产、广州黄埔区和百度Apollo联手打造的自动驾驶的MaaS平台上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一个又一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息息相关的项目铿锵落地,广州实现由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产业集群“朋友圈”越做越大。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更加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跃居全球一线城市的广州,正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乘风破浪,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找准高质量发展新方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现代服务业强市;“穗芯”“智造”“智行”“新药”“新区”工程齐头并进,在新的高度挺起广州制造的产业脊梁,助力广州这座“实力之城”朝着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阔步迈进。
图为建设中的南沙港四期项目,该码头集全球新一代物联网感知、大数据、云计算、5G等先进技术为一体。
谋篇布局
产业体系布局施工图亮相
浩荡珠江,奔流不息。广州海珠区阅江路的碧道犹如江边彩带,这是人们向着美好生活奔跑的方向,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追求创新、绿色低碳的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战略支点,也是国际角逐的必争之地,谁掌握了它,谁就赢得了先机。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近年来广州发展的一个关键词。广州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
当前,广州正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引擎,打造先进制造业强市和现代服务业强市。5月中旬印发实施的《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提“实力之城”,在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中提出目标,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突破1.2万亿元。
在原有产业特色的基础上大胆“突围”迎新机,正是广州以创新促“蝶变”的缩影。在谋篇布局中,广州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快构建“一核引领、两极带动、三港辐射、多点支撑”的产业功能布局。
同时,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在描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蓝图中,广州明确提出构建“3+5+5”梯次发展格局,全力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与健康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轨道交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与精细化工、数字创意五大新兴优势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区块链、太赫兹、天然气水合物、纳米科技等五大未来产业;打造沿江、东南部、西部三大产业带,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下,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蓝图绘就,未来可期。
图为正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进行测试的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汽车。
“广”开新局
产业高端化正在加速迈进
隔着口罩就能刷脸,给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便捷;乘坐广州首条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388路从科学城南部公交场总站出发到南岗(国际玩具礼品城)总站,花3元人们可以体验到广州公交迈入氢能产业的新时代……
此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息息相关的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给人们向往美好生活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其中,擅长“看脸”的AI公司佳都科技的人脸识别测评技术,今年4月被列入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优胜单位名单中。
在做强新引擎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0月31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上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广州牢记嘱托,在“十四五”规划中,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赢得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当前,产业高端化正在加速迈进,产业体系新支柱愈加明晰。
值得注意的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重仓”布局,并出现持续创新突破的局面。例如,自2018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在全国率先开通以来,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接入二级节点数量达14.9亿个,居全国之首。此外,2020年广州累计建成5G基站6.5万座。数据显示,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0%,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54.3%提高到59.7%,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则提高到65.1%。
在“穗芯”“智造”“智行”“新药”“尚品”“新区”等工程的实施背后,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一股强劲的新动能,会同传统产业持续聚焦稳链补链强链控链。
图为香雪制药的实验室内,研发人员做实验。
投资引领
一揽子项目铿锵落地
“我相信,广州有条件发展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今年的国际投资年会上表示:“我们将围绕广州布局下一代半导体显示技术的研发生产项目,新型显示技术和产线建设的落地项目正在紧张筹备当中,同时我们还将加快推进印刷OLED领域的投资建设布局。”
由TCL聚华新型显示研究院牵头申报的“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准落地广州,该中心将响应国家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号召,致力于突破新型显示领域中具有共性的核心关键技术,推动关键材料国产化率达到60%以上。同时,TCL还将投资10亿元在广州设立半导体科技公司,促进广州半导体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TCL的投资故事,正是广州因为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现代产业体系而魅力四射的一个生动注脚。“选择广州就是选择机遇和未来”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共识。
数据显示,在今年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上的重大产业项目签约活动中,签约项目达183个,累计投资总额超8600亿元,涉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基建等。
图为市民正在体验玖的数码的VR产品。
一边是全球投资者青睐有加,一边是一揽子项目纷纷落地。
在生物医药方面,4月8日,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生产基地获批商业化生产暨启动供货仪式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成为广东省首家获批进行商业化生产PD-1单抗的制药企业,首批获准用于商业化生产的8千升产能。PD-1抗体药物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是第一款由百济神州免疫肿瘤生物平台研发的药物。
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方面,中国首个自动驾驶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示范基地在广州启动。为促进广州智能交通产业进一步落地,黄埔区、广州开发区还与百度Apollo联手探索智能交通运营“无人区”,广州科学城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百度Apollo签约,成立全国首个城市交通数字运营商。市民可在百度地图、Apollo Go App上提前预约自动驾驶测试汽车进行载客测试,感受未来科技的便利。
图为广汽汽车生产线。
平台建设
对标全球科创新高地
当前,广州正打造高端创新平台,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中新广州知识城以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带动城市化快速推进,形成新一轮腾飞的强劲发展态势。黄埔区以百济神州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以粤芯芯片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以小鹏汽车、现代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建设成为中国纳米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化高地,建成全国保护和运用要素最集中的知识产权高地。
此外,在南沙,持续引入中科院等各类创新资源,支持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可燃冰等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创造更多“从0到1”原创成果,同时还强化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关键节点互联互通,合力打造广州科技创新轴。
对标全球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广东启动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强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正在积极打造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制高点。
中流击水,乘势而上。广州正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增长引擎,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城市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城市,将在“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时间,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来源:广州日报)